当前位置:首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 2013-09-10 16:50:05   浏览量:

         大量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为各类用人单位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可供选择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有利于改善人力资源结构,增强创新发展动力。但因种种原因,目前大学生尚未实现充分就业,增加了政府就业工作压力。该文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主要做法、存在问题,提出了提高自身素质、改革教育模式、整合社会资源等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创业  调查与思考

 

用好高校毕业生这项重要的人才资源,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一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等群体的就业工作。据统计,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699万人(其中四川33.85万人),加上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20余万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达720余万人,人称“史上最难就业年”。达州市辖区内2所高校应届毕业生0.68万人,与上年持平,预计达州籍应届高校毕业生报到人数1.2万余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和分析,有效指导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一、达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本情况

据统计,2010年至2012年,达州市共接收登记返乡高校毕业生26748人,现已实现就业20508人,自主创业1425人,未就业4815人,就业创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82%。从已就业创业人员性别看:男性1201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4.9%;女性9914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7.1%。从学历看:大专(高职)1017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8.4%;本科1153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3.1%;研究生21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0.5%从专业看:理工类7984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9.8%;人文类5812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1.7%;经管类579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1.7%;其他234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8%。从就业方式看:公招考试6584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4.6%;企业吸纳13924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2.1%;自主创业142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3%

二、达州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人才强市战略目标,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水平,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政策,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一)狠抓政策落实,发挥政策效应。一是积极为有见习需求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机会,落实就业见习基本生活补助政策,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二是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服务,切实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同时为成功创业的大学生发放创业补贴。三年来享受小额担保贷款的大学生共计85人,发放贷款426万元,指导大学生成功创业744人,以创业带动就业3132人,享受创业补贴大学生304人,发放大学生创业补贴290.5万元。三是加强大学生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建设,发挥园区孵化作用,指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协调农业、科技、商务、经信、林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指导各地建立了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为支撑,以农村各类合作社为主体的就业创业平台,以免费或低价租赁的方式为有创业愿望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场地,现已建成省级创业园区(孵化基地)3个。

(二)拓宽就业领域,增加就业容量。一是对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优先考虑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并优先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二是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当年新招收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可按规定申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对企业招收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三是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经费申请、科研成果或荣誉称号申报等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四是积极开展机关事业单位人事考试和选聘村官工作。按照统一征集岗位、统一发布公告、统一组织考试、统一服务管理的原则,统筹实施“机关事业单位人事考试”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服务项目。五是大力实施“千名硕博进达州”计划,组织人员到各所高等院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签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到我市各事业单位工作,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自2010年以来,我市共有1029家企业吸纳13924名高校毕业生就业,有6584名大学生顺利考入我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引进硕士和博士研究生625名。

(三)强化公共服务,扶持引导就业。一是充分发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作用,扎实开展入户走访摸底调查,对辖区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实名登记,全面了解他们的所学专业、就业愿望和服务要求,并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二是通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系列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广泛收集用工信息,为企业和高校毕业生搭建供需平台,提高对接成功率,并免费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创业培训、创业指导、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三是积极开发创新大学生创业类课程,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推广成熟的创业培训模式,鼓励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全面提高创业能力。同时根据高校毕业生的特点和需求,组织开展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近三年来,累计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42次,共培训4891人,促成1425人成功创业。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校毕业生大都能够认识到就业困难的客观现实,树立了比较科学的就业择业观念。但是随着毕业生总量的不断增加、社会需求和大学生自身素质矛盾等多种原因,依然有部分毕业生不能就业或难以就业,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一)高校毕业生自身素质与社会实际需求不适应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他们拥有较高学历,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就业预期是找到“工资高、福利好”的工作,或者通过创业“一夜暴富”。但现实是,他们社会实践经历不够丰富,执行能力不强,与用人单位需要不相适应,而且大多缺乏社会关系网络、不了解创业政策、缺乏创业信息和资金,创业成功率低,陷入“就业高不成低不就,创业千般苦万般难”的尴尬局面。

(二)大学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1.与扩招规模不相适应的培养模式。全国由1300多所高校增加到1600多所,这种扩招的进程中凸现出师资力量短缺和人均师资占有率下降,特别是生源的水准降低,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高,降低了高校毕业生的信誉度,增大了就业压力。

2.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与高校学科建设不合理之间的矛盾。据调查统计,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周期是4年,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变化是1-2年,由此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3.高校的就业和职业指导工作不到位。一些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由于缺少就业指导、专业方面的训练和准备,专业素质和能力较弱,难以有效地把握就业的时机、策略和技巧,职业能力较弱,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对就业形势估计不足,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容易产生心理偏差,而自己又难以进行自我调试,导致择业失败。

4.专业重复设置的影响。设置同一个专业的高校过多,而就业市场在某个时期能提供的某个领域的就业机会又是一定的,这样就造成人才培养的结构性浪费,而人才竞争加剧可能在浪费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打破社会心态的平衡,甚至有可能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专业的学科门类结构不够合理,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

(三)社会对大学生的支持和包容不够

1.企业方面。劳企关系中普遍存在着供求结构矛盾,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考虑,企业更乐意享用现成的人力资源,而不愿意在培养人才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不注重长远的人力资源培养,缺乏应有的担当和包容。

2.社会方面。在当前高校毕业生总量逐年递增的新形势下,就业市场需求、经济结构调整、地域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对大学生就业有很大影响,同沿海地区相比,达州经济发展程度还不够高,提供岗位比较少,特别是对高层次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量小,致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凸显。

(四)相关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我市对毕业生就业创业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但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培训力度、资金投入、就业引导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进而帮助更多的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实现成功就业

四、达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发展期、城镇化加速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既面临难得的重大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

从面临的机遇看:一是方向明确。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已深入人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明显加快,促进就业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二是基础牢固。省委、省政府确立了“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实施多点多极支撑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全省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基础将更加牢固。我市“三化同步,三业并重”战略深入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不断完善充实,就业战线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显著提高,促进群众就业的基础更加坚实牢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从应对的挑战看:一是当前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下行压力加大,如果形势持续发展,将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加上东部沿海地区因经济增速趋缓,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将可能对我市在市外就业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产生冲击,从而影响到全市就业形势,进一步增加就业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二是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一方面,毕业生在一二线城市的就业、购房等压力越来越大,更多的毕业生选择回到达州本地就业。通过对我市3058201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从就业地意向看:准备到外地就业957人,占31.3%;准备在本地就业1892人,占61.9%;不确定209人,占6.8%另一方面,在承接产业转移和培育新兴产业过程中,企业需要的是专业知识过硬、实践工作能力较强的员工,但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业务能力不强、抗压能力不足的问题企业“招工难”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相互交织。

从现实需求看:随着城市集聚效应的释放,除自然增加的劳动力外,每年会有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就业,其中包括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前些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已出现“用工荒”问题,这个问题,在达州某些领域和部分行业,已有所显现,这要求我们必须预见到随着产业发展可能出现的结构性用工短缺,密切关注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人力资源保障问题。达州要加快建设“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必须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对此,要做好现有人力资源开发,鼓励引导企业加强对新吸纳高校毕业生的技能培训,使其掌握新知识、新技能,适应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需要。

五、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择业观

1.努力提升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学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弥补不足,完善自我,不断提高竞争力。同时要及时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正确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给自己一个恰当的评价,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2.提前做好职场规划,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提前做好自己的职场规划,遵循“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世所需、择己所利”的准则,充分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社会需求、个人幸福等因素,恰当地规划自己的职场生涯,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和方向。同时要通过各种形式增加社会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公益事业、各类团体活动,积累社会实践经验,提高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二)改革教育模式,培养适用型人才

1.高等院校应根据社会需求为大学生开设实用性课程。学校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结构及内容,拓宽专业课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同时要定期举办就业创业讲座,帮助大学生增加社会实践经验,培养大学生社交能力和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2.高等院校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一是提升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学校可以通过座谈会、期末自我评估等方式,让大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二是调整大学生就业择业心态。择业观的形成往往受“经济收入、个人价值、社会价值”三个因素的影响,学校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逐步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就业择业心态。三是鼓励大学生做好职场规划。引导大学生对自己有恰当的评估,再通过讲座等方式向大学生讲解当前的就业环境,最终让大学生在毕业前,可以制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职场规划。

3.高等院校要为大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就业创业相关信息。广泛宣传国家相关的就业创业政策,做好就业和创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开辟信息发布专栏,鼓励大学生通过公招考试,企业应聘以及自主创业等多种就业方式实现多渠道就业。

(三)整合社会资源,合力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1.加快见习基地建设。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和高校毕业生情况,鼓励和扶持一批规模较大并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就业见习基地,为有见习需求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机会。进一步完善企业就业见习岗位制度,让参加见习的大学生可以真正学到业务知识,增加工作经验,为今后参加工作奠定基础。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文件要求,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努力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着力发展既具有高科技含量又具有较强吸纳就业能力的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努力扩大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

3.加强就业政策实施。一是相关培训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培训,对其开展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等免费培训;二是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简化行政手续、实施税费减免、拓宽融资渠道、改善创业环境等,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三是解决大学生创业场所,帮助带动大学生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带动就业。

4.加强就业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创业促进会的作用,建立创业带动就业的社会化运作体系。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大力推动互联网就业服务的健康发展,引导高校毕业生理性求职、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