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489号提案办理情况(A)的函

发布日期: 2025-09-04 10:20:51

邓小军委员

你在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的建议》(第489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主要做法成效

)瞄准供需对接,强化人才引育我市高度重视民营企业人才引育,采取系列措施为民营企业提供人才支撑。一是推行双招双引引才模式。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一体推进,构建了招才引智促进会双招双引工作站双招双引特聘专员引才体系,常态化对接引进重点企业及高端人才,可根据企业需求实现定点引才。二是开展达人英才计划片区引才活动。2025年全年计划开展7场片区制引才活动,将民营企业岗位需求纳入达人英才计划,统筹引进专业人才。对口找准符合专业要求的知名高校,建立生源库,锁定目标毕业生群体,依据人岗相适度分片区、分批次投放岗位,赴高校现场看、现场选,提高引才精准性。三是提高人才待遇保障。对于国省级人才按照一事一议、一人一策方式给予政策待遇。对于高级职称、硕博人才等根据引入主体类别,梯次给予安家补和岗位激励奖,民营企业博士最高可获40万元安家补助截止目前,今年共引进全日制硕博人才380人,其中博士67人,硕士313人。

(二)搭建交流平台强化用工保障一是有效开展人才交流招聘活动瞄准高精尖人才缺口,抢抓双城经济圈”“万达开统筹发展示范区等区域协作重大战略机遇,用好达州达人英才计划等系列人才平台,联动达州籍1.8万在外精英人才和知名乡贤积极参与家乡人才招引活动。截止目前,开展春风行动百企万岗”“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招聘活动共计197场次,累计6836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37.8万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5万人。创新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和重点企业联合组团,赴省内外高校开展宣讲招聘,吸引优秀人才到我市发展,招录教育、医疗、重点产业硕博人才2384名,较好满足了本地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二是积极培育人才交流成长沃土联合组织部门争取市级财政投入各类人才经费约1.5亿元,发放科技信用贷等7000余万。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中科院上海微系统研究所等45所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人才培育、项目合作等合作协议。邀请江苏常州人力资源产业园来我市高校调研,分别与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并成立引才工作站。引导正达凯等重点企业与四川文理学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开设6个化工类定单班,实现158名学生培训就业一体化,有效提升了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三是统筹用好失业保险降费、稳岗返还、招工补贴等惠企政策,推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直补快办服务,推动惠企资金直达企业2024年以来,全市共发放就业见习补贴2712.23万元、创业担保贷款2.09亿元、创业补贴119万元、招工补贴65.45万元,主动为企业降低失业保险费2.27亿元、工伤保险费3350万元,落实稳岗返还企业2477户、3296.31万元,稳定就业岗位13万余个。

紧盯产业需求强化技能支撑一是优化职业培训政策出台《关于调整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文件,对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给予一定标准的职业培训补贴。印发《关于全面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在企业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校企双师联合培养为主的新型学徒制培养工程,为企业培养技能人才提供政策支持。二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印发《关于实施2025技能达州行动助力产业振兴的通知》《关于开展2025年市级职业技能示范培训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文件,聚力实施10个市级示范培训班,分级分类开展70管办分离培训班,不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创新职业培训模式。推行管办分离职业培训模式,及时研究出台《达州市深化管办分离推进分级分类职业培训六条措施》,构建起政府主导、人社主抓、行业主办、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推行用人单位自主培训、行业主管部门统筹培训、校企合作联合培训、劳动者自主参训等模式,积极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订单式、互联网技能培训,开放式培养技能人才。充分利用高等院校、职业(技工)院校等资源,与方大达钢、川东电缆等8家企业共建产业学院,联合开发培训课程、培养师资,打造产训融合示范基地,开展新型学徒制、订单式培训。2021年以来,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8.58万人次,2025年计划开展培训2.3万人次,不断壮大技能人才队伍,全力保障企业用工育才。

协同联动强化权益维护是健全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强化劳动争议源头预防、基层化解,健全一站式多元化解联动机制,指导建立企业、行业工会等基层协调组织160个。建立工会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人社局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局”7方劳动法律监督机制,完善调解仲裁多元化处理机制,劳动仲裁结案率94%联合印发《运用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实施细则》《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完善工会法院 N”劳动争议诉调对接联动机制,发挥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司法建议、检察监督、人民调解的作用,形成预防、援助、维护相衔接的一体化、全链条、闭环式的工作运行体系二是健全治理欠薪联合处置机制。建立人社、住建、公安、工会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采取联合检查、办案、处置、督查等方式,全面核查欠薪线索,依法严打欠薪行为。开展夏冬季专项行动,纠正违规行为,立案调查欠薪案件1件、结案1件,追发工资11人、8.49万元。全市处理欠薪线索2850余条和发点球督办欠薪案件20办结率均为100%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要做优做强人力资源支撑,全力推进万达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入驻,加快构建人才招引、培育、咨询产业链条。二是要全力保障企业用工稳工。持续推进人社干部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行动,依托达人英才计划、春风行动开展就业招聘等活动150场次以上。深化管办分离职业培训模式,扎实开展示范班培训,加快培育产业工人和技能人才。三是要落实惠企政策稳岗扩岗。用好创业担保贷款、稳岗返还、招工补贴等系列惠企政策,采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模式,助力企业稳岗扩岗。

最后,再次感谢你人社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822

(联系人:办公室 冯婷,联系电话:1354726821608183322389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30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ICP备案号:蜀ICP备2021005154号 联系电话:0818-332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