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170号提案办理情况(A)的函

发布日期: 2025-09-04 10:19:14

程椿雁委员:

你在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大力支持青年投身乡村振兴领域创新创业的建议》(第170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关于优化服务保障的建议

一是聚焦平台建设。出台《达州市创业孵化基地暂行管理办法》,构建规范化培育体系,成功认定市级创业孵化基地22个,并推动5个基地升级为省级平台,培育在孵实体(项目)1.2万个。二是坚持金融支撑。为青年返乡创业贷款提供绿色通道。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者可申请不超过30万元的信用贷款,创办的小微企业最高可申请400万元的贷款。降低担保门槛,新发放的20万元及以下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可免除反担保要求。充分激发金融带动创业就业效应,近五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73亿元,落实创业补贴2084.4万元,减免初创企业费用1.1亿元。三是示范引领。推动20余家返乡创业企业入驻省级蜀创优品线上平台,畅通产品展示与销售渠道;多个优质项目纳入省级返乡创业项目库,提升资源对接层级。连续两年举办返乡创业达人颁奖活动,广泛宣传典型事迹,营造浓厚创业氛围,并推动银行机构向返乡创业企业授信3.43亿元。

二、关于助推能力提升的建议

一是精准滴灌。实施马兰花计划及返乡入乡创业培训,扩充创业导师库至41人,推行导师问诊 实训指导 孵化服务培育模式,提供创办企业”“网络创业等定制化培训。已累计培训创业者2.2万人次。二是产教融合。通过职教进园区 f 校企面对面等活动,摸清校企合作需求,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支持职校学生本地实习就业。与市内外知名企业共建实训基地25个,对接“3 3 N”现代产业集群与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冠名班、定制班等26个。全市职业院校与300余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本地企业占45.1%三是提升能力。深入开展智兴天府专家行等专家下基层服务活动,对基层卫生、教育、农业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智力帮扶。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按照一业一团”“一县一团相结合的方式,选派省、市科技特派员230名,组建服务团16个。截至目前,服务乡镇93个,涉及村庄151个,对接企业、合作社等受援单位128家,开展技术培训247场次,培养本土技术骨干526名,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2个,建立科技示范基地40个,推广新技术、新品种215项。

三、关于完善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议

一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持续发力。2024年技能培训3.84万人,示范培训项目获得全省肯定推广,培育急需紧缺技能人才3500余人。截至2024年底,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59.15万人、居全省第3,其中高技能人才14.5万人。坚持以赛强技铸巴渠工匠2024年斩获全国乡村振兴技能大赛、四川工匠杯等技能大赛奖项116项。开展匠心耀巴渠活动,十四五以来,评选技能大师工作室26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8个;2024年评选市级技能大师、技术能手20名。二是大力支持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聚焦农业科技、乡村规划、文化旅游等方面乡村振兴项目,回引一批有情怀、爱农业、懂经营、善管理的乡村振兴人才。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持续加大基层定向选调生、公务员招录力度,以及教育、卫生、农业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和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人员招聘力度。三是不断扩大我市劳务品牌从业规模。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打造各类特色劳务品牌25个,带动就业75万余人,收入规模总量达153亿元,宕渠护工”“巴山妹子获评川字号特色劳务品牌

四、关于推进乡贤回归的建议

一是注重优秀人才回引。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主动到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开展座谈、慰问等活动,大力宣传近年来家乡发展变化,以乡情带动,政策驱动等方式,做好乡贤人才的柔性引进,让在外务工人员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关心,激发返乡创业活力。二是注重青年党员培育。印发《抓党建促乡村治理的实施意见》《聚焦落实乡村振兴中心任务加强村级党组织头雁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注重从优秀青年党员中培养实用人才。7个县(市、区),高新区、东部经开区,已结合各地实际制定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均把返乡大学生纳入培养对象。三是注重激发创业活力。培育壮大各类创业实体,积极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打造创业聚集高地,引进高级农业科技人才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助推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如,利用蒲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智能温室的优势,成功引进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程海洋、冯继广成立四川苗源科技有限公司,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施组培苗工厂化生产。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理解和大力支持,谢谢!


 

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827

(联系人:市农民工服务中心 史茂勤3322088  18113396211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协农业和农村专委会,有关协办单位。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30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ICP备案号:蜀ICP备2021005154号 联系电话:0818-332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