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兰委员:
你在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达州市优化再就业培训的建议》(第274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技能人才是推动实施产业兴市、工业强市的重要力量,在促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鲜明“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导向,全面落实全民技能提升储备计划和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培训规模日益扩大,全市技能人才队伍持续保持提质增量的良好态势。截止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超6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15万人,为能源化工、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一、坚持需求导向,精准发力保障职业培训顺利实施
坚持把加强职业培训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工程,不断拓展技能培训新领域,强化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推动实现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强化政策供给。聚焦创建中国(达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结合从业人员职业培训需求,及时调整达州市职业培训补贴目录和补贴标准,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营销师、电子竞技员、电子商务、电商直播等新兴领域技能人才培训纳入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支持范围。
(二)对接产业需求。近年来,为大力支持新业态行业发展,人社部门牵头先后设立服务专员为新业态行业企业提供“点对点”指导服务,结合企业和有培训意愿的重点群体技能需求,量身制定培训方案,精准匹配用人需求,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需求与技能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提供开放的,涉及多领域、多行业、多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业服务。近三年来,开展电商、物流、医药健康等技能人才培训超10万余人,有效保障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体用工需求和重点群体就业需求。
(三)优化服务保障。将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人工智能、新能源等行业企业技能培训作为优先支持方向,为更多劳动者参加新业态技能培训给予支持。先后会同经信、商务、民政等部门对接阿里国际站、亚马逊等平台,举办万达开跨境电商行业峰会、创业论坛、创新创业大赛、专场招聘和人才交流等活动,为加快培育新业态技能人才提供优质服务。近三年来,共发放新业态行业培训补贴700余万元,举办各类大赛、论坛、专场招聘等活动13场次,促进电商、物流等行业从业人员1000余人稳定就业。
二、强化责任落实,凝聚合力推动职业培训提质增效
立足“激发活力、分担风险、提升实效”目标,以“学员培训需求和企业用工需要”为出发点,明确各方职能、划清权责边界,有效建立各司其职、协作配合、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
(一)推行行业部门“点单”。通过市就业促进领导小组召开行业部门联席会,全面摸清行业特别是新业态行业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及时调整重点产业职业培训指导目录,行业主管部门按照人社部门公布的目录“点单”培训工种。
(二)实施重点企业“下单”。依托人社服务专员,收集重点企业用工技能需求,建好企业职工培训需求清单。同时,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优质民办培训机构师资、场地、设施设备资源优势,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构建“企业下单提需求 机构培训供人才”的培训机制。
(三)保障重点群体“选单”。每年初,及时向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发放“职业培训问卷调查表”,专供重点群体培训“选单”。根据“三单”培训需求,制定年度职业培训工作方案,将行业部门、重点企业、重点群体、重点品牌等培训纳入年度职业培训计划。将培训任务分配经信、商务、民政、邮政等行业主管部门,由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培训方案、开展招标比选、具体组织实施;人社部门负责牵头管理、业务指导、过程监督和满意度测评,保障职业培训真正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服务群众。近年来,全市开展人社部门牵头统筹、行业部门主推、企业和职业院校具体承办的“订单式”“定向式”培训超6万余人次。
三、注重培训监管,多管齐下确保职业培训规范有序
紧抓资金安全不放松、监督管理不脱节,积极构建“制防 技防 人防”的风险防范体系,持续筑牢职业培训资金安全防线。
(一)坚持“制防”为本。围绕重点行业(企业)、关键环节、风险岗位,研究制定防控措施,切实扎牢制度笼子。制定完善职业培训工作规范、工作流程、管理细则、培训机构管理考核办法、资金拨付管理办法等制度,强化重大敏感事项监管,全面规范培训经办流程。
(二)坚持“技防”为重。全面落实部门(企业)培训工作方案、培训机构选定报备规定。严格做好培训对象基本信息入库管理,并加强与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等系统进行比对,严格审核培训对象条件。实施培训全过程视频监管,将培训机构摄像头接入省级监管平台,实时传输数据、拍摄图片;采取视频录像定期检查、经办机构实地督查、机关纪委(业务科室)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培训对象、时间、授课内容及教师等进行常态化监督;对开班审查、教学监管、考勤验证等环节全时段智能化监管,确保过程规范有序、资金安全使用。
(三)坚持“人防”为要。明确经办机构岗位责任分工、审批权限、工作办理时限等要求,建立“分段设岗、分岗设人、定期轮岗”制约机制,每个班次进行实地督查不少于3次,每次跟班听课时间不少于10分钟。强化培训机构管理,建立培训机构退出机制,对管理不规范、培训走过场、骗取政府补贴资金的培训机构,取消资质并纳入“黑名单”管理;对培训规范、效果好的机构给予适当奖励。严格培训补贴申领、审核、公示、拨付等制度,加强信息数据比对,定期公示资金使用情况,公开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确保资金安全。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强化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培训政策宣传力度,优化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扎实做好技能培训工作,为达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8月22日
(联系人:职业能力建设科 罗清云,联系电话:13183517688)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协社法群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