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委员会:
你委在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促进城乡人力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建议》(第110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强化服务保障,畅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通道
聚焦权益均等与能力提升,多措并举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一是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零门槛”落户,推行居住证制度,明确居住证持有人与户籍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权利。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工作的通知》,确保随迁子女与其他学生同等对待。截至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随迁子女1.9万名,按照相关政策就近学校就读,入学率100%。二是大力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住房制度,为务工人员提供公租房2460套。积极组织开展“社保政策进万家”“城乡居保见面”行动,推动农民工有序参保。建立城乡统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24年城乡居民参保472万人。三是不断提升就业质量。推行行业部门“点单”、重点企业“下单”、重点群体“选单”“三单制”工作法,强化新进城人员技能培训,推动实现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近年来,全市开展人社部门牵头统筹、行业部门主推、企业和职业院校具体承办的“订单式”“定向式”培训超6万余人次。
二、拓宽引育路径,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聚焦政策引领与精准引进,持续拓宽人才集聚渠道。一是多渠道“引”,做大人才总量。制定出台《达州市“达人英才计划”引进人才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紧盯卫生、教育、农业等专业,深入开展“达人英才计划”“医学专场”“三支一扶”等招才引智活动。全面落实全民技能提升储备计划和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截至2024年底,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59.15万人、居全省第3,其中高技能人才14.5万人。二是多途径“用”,促进交流提升。出台《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轮岗推进学区制治理和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通过学区制治理和集团化办学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县管校聘”机制,推动优质师资在城乡间流动共享。全力支持基层卫生机构编制使用,目前全市共配置县级医疗卫生编制5742名、乡镇医疗卫生编制8392名,根据《关于印发四川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八统一”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全面推进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支持县域医共体内编制、岗位、人员等统筹使用,促进医疗卫生人才“县管乡用”。三是多举措“留”,激发带动能力。针对通过“达人英才计划”引进的乡村振兴高层次人才,实施“安心”“安家”“安业”三大工程,给予安家补助和岗位激励,提供项目扶持、平台搭建、住房保障、医疗保障等多项优惠措施。积极做好基层项目服务人员生活保障、就业安置、补贴发放、公务员定向招录、事业单位招聘加分、研究生初试加分、考核招聘、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确保所有基层项目服务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三、健全市场机制,激发城乡要素流动活力
聚焦平台建设和制度改革,畅通人才、土地、资本城乡循环新路径。一是建强人力资源市场,优化城乡劳动力配置。高标准建设万达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动轻纺服饰产业园、锂钾综合利用产业园,配套建立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绿色化工3个区域性专业市场,打造“一核两园三区”产业服务矩阵。纵深推进三级劳务服务体系,建成县级国有(控股)劳务公司7家,实现县域全覆盖,培育乡镇(街道)劳务专合社195家,培育村(社区)劳务经纪人2197人,注册社员近10万人。迭代升级“云上数字达州 f 智慧就业”平台,实时监测1200家重点企业用工情况,动态推送岗位信息1.2万条,为重点企业智能匹配技能人才5600人次。二是深化农村产权改革,保障集体成员权益。依法开展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依法进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符合条件的可以享有参与分配集体收益、享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的服务和福利、法律法规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三是规范资产资源管理,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出台政策支持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建立市级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土地经营权审批工作机制,确保土地有序流转。制定出台《关于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验收的通知》《达州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指导意见》,对清产核资和股份量化操作规程、成员身份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登记备案、股份登记和交易管理等进行了规范。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畅通城乡人才循环,建强人力资源市场,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优化双向流动政策,促进要素高效配置,不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8月27日
(联系人:市农民工服务中心史茂勤3322088 18113396211)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协农业和农村专委会,有关协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