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第446号建议办理情况(A)的函

发布日期: 2025-09-04 09:33:32

杨昌涛代表

您在市届人大第七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举措的建议》(第446号)收悉,现将我局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据统计,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超过10万人,其中网约车司机1.45万人、快递员4500人、外卖员3.85万人、其它行业5万余人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多头管理、量大面宽等现实问题,我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法治保障、企业(职工)参与的和谐劳动关系体制机制,抓好维权保障、保险缴纳、就业服务等方面工作全力为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做法

(一)部门协作,构建上下贯通工作体系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印发《关于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水平提升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协同推进运用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工作实施细则》等,率先创建工会 法院 检察院 司法局 人社局 卫生健康委 应急管理局”7方劳动法律监督机制,分行业分领域细化工作,确保形成各领域工作有人管、层层抓落实的格局完善组织架构。以党建引领、社会协同为方向,整合园区、企业、街道社区资源,建立行业党组织、工会组织等,强化园区、企业、街道兜底管理责任,实现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两新组织工委指导行业主管部门,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较为集中的市场监管、邮政(物流办)、网信、交通等部门组建行业党委28发动建立红色货运”“先锋快递等微信群72个,推送党建信息102期。总工会牵头,在园区、企业(单位)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组织456个,吸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10余万人。三是推行党群共建。制发《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方案》《达州市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1 4”实施方案》,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文明创建等工作,设置红骑先锋岗”“红运先锋岗,开展红旗手跟党走创先争优活动。人社、工会等联合举办春风行动”“党建促和谐等活动,组建由党员、团员和青年组成的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全市各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9.6万人次。

(二)因地制宜,构建多层次服务保障体系一是促进充分就业。依托省就业信息系统V3.0,开展新就业形态群体就业登记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登记4264人。推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培训,人社、工会等部门为美团、顺丰快递、网约车、电商等行业制定培训方案,实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培训两不误开展线上培训300、线下培训210余人。发挥平台站点作用,开展就业招聘、技能培训职业指导、劳动维权等服务。新态服务站点累计发布岗位信息5万余条,带动就业1万余人,免费提供就业指导、劳动维权等服务6000余人次。二是完善保障体系。开展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及时办理职业伤害确认、劳动能力鉴定和待遇审核支付等工作。新职伤试点以来,全市将近8000人纳入新职伤保障范围,在全国率先开展第1例职业伤害确认,2个工作日内完成待遇支付,得到国家人社部门的肯定。今年16月全市接案207件,跟踪率100%;案均3.3个工作日,比省控目标缩短1.7个工作日。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商业保险业务,金融机构创新开发在售商业保险产品10余个品种,2024年以来已参保1.6人次,保险金额达634亿元。推进全国统一规范电子税务试点上线,为纳税人提供便捷办税体验。三是强化公共服务。不断优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环境整合城市驿站”“户外工作者驿站等资源,标准化建设零工大本营”9个、零工驿站”108个,为全市17万名劳动者提供求职充电、休息娱乐等服务。提升全市136暖心驿站服务功能,重点推进10个住宅小区试点、2个城市商圈骑手友好社区试点建设,规划建设和升级改造10暖心驿站,做实快递员、网约司机等暖心服务。

(三)源头治理,构建监管有力执法体系一是分类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建立以政府主导社会协同法治保障、企业三方责任主体为核心的监管体系,扎实开展和谐同行八大群体”“两新组织等主管部门规范集中协商行动,摸排梳理美团外卖、曹操出行、闪送等平台企业劳动用工情况,对构成劳动关系的35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督促平台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全面规范派单接单、工资支付等行为。推动解决合同签约难、权益保障难等各类困难问题42/。二是健全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强化劳动争议源头预防、基层化解,健全一站式多元化解联动机制,指导建立平台企业、行业工会等基层协调组织160个,协调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纠纷问题,劳动仲裁结案率达94%三是推行快查快处机制。依托劳动监察保障两网化全覆盖,公布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安薪达等维权渠道,全面收集、及时受理举报投诉线索信息300余条,办结率达100%。对国家欠薪平台、安薪达等渠道反映的线索,实行转办督办和双交办模式,做到即发现即处置即解决,目前已处置各类欠薪线索927条。强化治安防控,严厉打击敲诈勒索、盗窃货物等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参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跨部门跨行业的监管行动,多角度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下步打算

(一)建好权益维护工作台账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邮政管理局、总工会探索建立新就业形态企业用工调查和报告制度,搭建本地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网约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台账,进一步健全部门间数据共享机制,全面跟进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做好就业公共服务。依托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和零工大本营等,开展线上 线下招聘活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职业指导、职业推荐、创业指导等服务。推进企业、技工院校、培训机构加强新就业劳动者技能培训,有序开展职业技能评价。

(三)抓好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从我市先行试点7个平台企业的基础上,将滴滴出行、顺丰同城、滴滴货运和满帮省省等4家平台企业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维护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权益。适时推行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办法,实现新就业形态群体老有所养、伤有所治、失有技扶。

最后,再次感谢人社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813

(联系人:劳动关系和监察科,向峻锟,0818-332226013548285998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市政府督查室,达州市总工会。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30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ICP备案号:蜀ICP备2021005154号 联系电话:0818-332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