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第383号建议办理情况(A)的函

发布日期: 2025-09-04 09:16:04

​王明代表:

您在市五届人大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破解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青黄不接困境的建议》(第383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关于提升待遇保障的建议

根据《关于调整农业有毒有害保健津贴和畜牧兽医医疗卫生津贴的通知》文件要求,市农业农村局已经将通知转发至各县(市、区)。下一步,该局将继续与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联系,推动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对接各地人社、财政部门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按照政策要求发放有毒有害津贴。

二、关于加大农业人才招聘的建议

一是全力支持使用空缺编制招录农技人才。市本级大力支持县(市、区)事业编制使用,2023 年审批2858 名、2024年审批3439名、2025年至今审批近1700名。其中,市委编办配合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通过年度达人英才计划、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录及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等方式,审批使用空缺事业编制用于招聘基层农技岗位人员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等,不断优化基层农技人员年龄、学历结构。二是提高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和《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达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达市府办〔200859号)规定,事业单位实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根据事业单位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对单位规模小、人员数量少、分布较分散的事业单位,可以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制订岗位设置方案,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限额内集中调控、集中管理。通过统筹设岗,将有效拓展相关行业人员职称及岗位晋升空间。农业技术人才,突出评价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三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业绩贡献,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实践能力、工作业绩和基层工作年限等评价权重,论文、科研成果等不作为职称评审的限制性条件。三是积极开展帮扶工作。根据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等部门要求,现市级农业农村系统已选派15名干部驻村帮扶。

三、关于改善工作环境的建议

一是建设实践基地。目前,已经在开江县建设粮油科技实践基地,为青年农技员提供实践平台,积累田间经验,开展粮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材料(机具)试验示范,帮助青年干部成长为田博士二是使用网络平台。现使用的四川省人社在线服务平台、农业农村部人事劳动统计、四川省职称评审信息等系统,打破了空间限制,减轻了农技人员因往返奔波造成的时间成本,缩短办理周期。

最后,感谢您对我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825

(联系人:人事管理科  谭光海  0818-332222918282928099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委编办、市农业农村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30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ICP备案号:蜀ICP备2021005154号 联系电话:0818-332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