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壮松代表:
您在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解决企业欠薪问题的建议》(第304号建议)收悉。现将我局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25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治理欠薪工作决策部署,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要求,狠抓在建项目核心制度落实、监管机制建设、重点企业(项目)欠薪整治,强力推动治理欠薪工作开展。1月以来,全市人社部门共核处各类欠薪线索2867条,为3067人追回工资4328.34万元。其中:核处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欠薪线索1457条,为999人追回工资1269.88万元;核处政府项目、国企业项目欠薪案件61件,帮助1518名农民工追回工资1986.3万元;核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欠薪线索307条,为550人追回工资1072.16万元。
(一)强化法治引领,筑牢守法根基。春节前后,组织开展全市劳动保障监察员及在建项目劳资专管员业务培训,围绕职责履行、平台操作、法规政策等开展政策宣讲培训;联合住建、交通运输、水务等部门,通过现场宣讲、线上推送等方式,面向农民工群体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扎实上好新开工项目“开工第一课”,有效提升尊法守法和维权意识。因经济运行压力传导到服务业、个体工商户,组织开展服务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帮扶行动,将法规政策送上门,点对点宣讲,一对一落实稳岗返还等优惠政策,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二)强化制度落实,狠抓源头治理。联合住建、交通运输等5部门印发《关于联合开展在建项目落实农民工“三项制度”专项调研的通知》,对64个项目实名制管理、专用账户、银行代发及工资保证金等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开展联合检查,规范用工企业3家,责令1家总包单位整改未落实银行代发制度问题,处置欠薪线索368条,为237名农民工追回工资463.64万元。
(三)强化机制创新,提升监管效能。推广应用“安薪达”欠薪维权二维码,高效接收处置线索200余条。创新财政预审制度,即财政部门拨付工程进度款前,由人社部门先行审核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高新区靠前介入9个项目,为771名农民工直拨工资1151万元。联合住建等9部门出台《达州市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工作指引》、核查工资保证金落实情况,全市存储工资保证金15.58亿元。
(四)强化集中整治,化解存量风险。专班推进政府、国企项目欠薪问题集中整治,建立123个政府、国企在建项目台账,“拉网式”排查欠薪线索61条,处置欠薪线索61条、办结率100%。通过现场督办、立案促办等方式,发出提示函、交办函9份,对疑难案件挂牌攻坚,化解欠薪案件、存量欠薪案件7件,帮助63人追回工资139.22万元。
(五)强化重点攻坚,确保动态清零。针对达钢搬迁、宣汉正达凯等因项目体量大、管理弱引发的集中欠薪投诉,组建专班3次进驻督促,累计支付工资1009.94万元;对欠薪问题长期未决的施工单位立案调查、提级办理,指令上海宝冶等7家公司清偿工资62.22万元。截至目前,达钢、正达凯反映的307条欠薪线索全部办结清零。
二、下步工作措施
根据您的建议,结合近年来受经济周期波动和市场环境变化影响,特别是房地产行业市场需求下滑、遗留问题多,餐饮行业欠薪线索冒头,欠薪投诉数量总体上升等实际问题,我局将按照部、省规定及早谋划,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建设、加强监督监管,严格行政执法,多措并举抓好治理欠薪工作。
(一)深化制度落实。狠抓核心制度执行,加大督查检查力度,确保工程建设领域工资保证金存储、农民工专用账户、总包代发等刚性制度真正落地见效,并向其他高风险行业延伸。不断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
(二)提升监管能力。建立人社、住建、交通运输、水务、公共资源交易等部门信息系统数据共享机制,深化大数据分析和信息化监管手段应用,提升监控预警平台的精准性和覆盖面。加强基层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和执法装备保障,确保能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沟通协调,妥善解决矛盾问题。
(三)强化联合惩戒。加大联合办案、联合执法力度,会同公安、法院、检察院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应立尽立、快处快结。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坚决打击违法分包、转包等行为。加强司法协同、行刑衔接,积极协调法院及其它相关部门,帮助劳动者优先讨回被拖欠的薪资及劳动赔偿款,既严厉打击恶意欠薪、非法讨薪,又用心用情做好思想疏导和情绪化解工作。
(四)狠抓源头治理。加强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教育,推广示范企业创建活动,鼓励企业完善内部薪酬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合规经营,从根源上规范工资支付行为。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的生产经营行为监管,严格落实人工费用与其他工程款分账管理等制度,避免因工程款拨付问题导致工资拖欠,确保劳动者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
(五)加大应急兜底保障力度。督促县(市、区)落实应急周转金制度,对企业一时难以解决拖欠工资或企业主欠薪逃匿的,及时动用应急周转金,帮助解决职工的临时困难。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的,按规定给予临时救助,做好兜底保障,防止发生因欠薪引发群体性、极端性事件。
(六)深入宣传帮扶。持续开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提升其依法用工、诚信经营意识;精准帮扶困难企业,对非恶意、确因短期经营困难导致欠薪的企业,建立科学评估机制,在依法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前提下,为企业提供纾困政策,助其渡过难关恢复支付能力,进一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蓬勃发展。
感谢曾代表对治理欠薪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建议是我们改进工作的重要动力,我们将继续努力,坚决维护好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8月25日
(联系人:行政执法科 王明平,电话:15881803008)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市政府督查室,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总工会,市经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