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诗鹏代表:
您在市五届人大第七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对社会保险管理的建议》(第017号)收悉,现将我局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将社会保险管理作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围绕“覆盖全民、城乡统筹、保障适度、可持续”的目标,统筹推进参保扩面、基金监管、服务优化等工作,全市社保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聚焦“扩面提质”,参保基础持续夯实
针对建议中“参保率有待提高”的问题,我们坚持把扩大社保覆盖面作为首要任务,构建“精准动员数据赋能强化宣传优化服务”四位一体工作机制。一是深入分析参保情况。深入分析我市2022年至今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重点群体参保情况,查找扩面提质短板。二是开展扩面提质专项行动。印发《达州市2025年养老保险扩面提质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通过数据赋能、强化宣传、优化服务等方式,针对不同群体制定差异化策略,有效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三是精准动员。通过与公安、医保数据比对,精准锁定扩面对象,定向宣传参保政策。对符合城乡居保补缴条件的,劝导其尽快参保依规补缴。测算不同缴费档次养老金差异,引导选择更高缴费档次。对重点企业、重大开工建设项目主动开展“上门服务”,现场进行业务培训和参保服务。四是狠抓居保补缴工作。对未参加养老保险的已满59岁人员、中断缴费人员、低档次缴费人数进行全面摸底,市县乡三级联动,依托“社保服务进万家”等活动,全面宣传居保政策。截至2025年6月底,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87.87万人,其中居保266.71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02.59万人,机保18.57万人。
(二)紧盯“监管效能”,基金安全持续筑牢
针对“监管服务力量有待加强”的问题,我们统筹构建“调研核查内控”风险防控体系,坚决守好群众“保命钱”。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开展实地调研。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整治重点及实施路径,统筹推进整治工作落实落细。局领导带队开展实地调研,重点核查关键信息变更等风险业务,细化防控措施。二是建立工作台账,开展风险排查。配套下发《专项整治责任清单》《专项整治问题线索台账》《专项整治调度表》,建立“清单化管理、台账式推进、动态化督导”工作机制。核查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变更等高风险业务数据3000余条,实行销号管理。三是建立长效机制,规范社保经办。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社保经办业务的通知》,加强关键信息变更事项管理,采用“自助认证信息比对”相结合方式严把待遇资格认证关,建立业务分类分级管控机制,对超出阈值的业务提级审核,实行重大疑难复杂事项集体会商制度。坚持权限互斥管控,实行业务经办材料“影像化扫描纸质归档”双轨管理。
(三)围绕“机制创新”,管理服务持续优化
针对“管理工作机制有待强化”的问题,我们以标准化、信息化、便民化为导向,推进社保经办服务转型升级。一是开展“社保专员进企业”活动。选派“服务专员”384名、结对联系服务重点企业460户,深入企业、村(社区)、园区、项目工地等场所,以精准推进农民工、新业态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实施上门服务、精准扩面,提升参保缴费质量。二是实施社保服务“就近办”。以《社会保险经办条例》的贯彻落实为抓手,坚持以服务上的“高要求”落实实践上的“硬标准”,全面推进社保经办服务提质增效。编制《达州市社保大厅服务手册》,降低群众办事成本,提升社保经办效率。三是推进网厅经办服务,推广使用“四川人社”在线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实现职工参保登记、减员、暂停等各项业务“不见面”服务“全程网办”。建强乡镇(街道)、村(社区)经办体系,逐步、分批下延14项业务至基层机构,打通经办“最后一公里”,提升群众社保经办满意度。
(四)突出“民生导向”,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坚持将社保管理成效转化为民生温度,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一是着力提高缴费质量。依托人社数据和跨部门共享数据等资源,精准定位断保、脱保、漏保等群体,提升参保质量。推行“见面行动”,城乡居保经办人员与参保人员定期见面,“面对面”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鼓励和引导多缴多补、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今年以来,居保选择最高缴费档次人数达 1.12万余人次,完成“到龄一次性补缴”5887人,人均缴费5608元,45786人进行了中断补缴,人均缴费 4318元,9735人进行了提档补缴,人均缴费51788元。二是稳步提升养老保险待遇。落实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按照国省统一政策,推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实现“21连涨”。城乡居保待遇水平稳步上涨,去年两次提高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达每人每月163元,基础养老金较2023年增长30元、增幅23%。三是加大代缴力度,将符合参保条件的困难群体全部纳入参保范畴,实行全额代缴,确保60周岁以下困难群体“应保尽保、应代尽代”。截至2025年6月,我市代缴“四类困难人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13.4万人、1340万元。
(五)强化“宣传引导”,参保意识持续增强
针对部分群众对社保政策认知不足的问题,我们创新宣传方式,构建“线上线下”“精准普惠”宣传矩阵。一是守好政策宣传“主阵地”。在局办公楼、服务窗口、乡镇、村(社区)、零工大本营等地利用展板、张贴栏、LED屏幕等各类实物宣传载体重点宣传全民参保、工伤保险、惠企政策等,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让办事群众更加深入了解各类社保政策。二是营造线上宣传“新生态”。依托“达州人社”微信公众号和手机短信定期推送社保政策,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及时公开社保政策、部门工作动态,进一步拓宽社保政策线上宣传渠道,扩大社保政策宣传范围、增强社保政策宣传质效。三是打好线下宣传“阵地战”。开展“社保政策进万家”等主题活动,走进达川区、渠县、大竹县、宣汉县、开江县等人口密集型广场,深入小河嘴煤矿、玖源化工等用人单位,进一步增强企业和群众参保意识。2025年,开展宣传活动8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0余万份,累计接受咨询超15万人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尽管我市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我们清醒认识到,与群众的期盼和新时代要求相比,仍存在参保结构不均衡、基金抗风险能力有待增强、数字化服务覆盖有盲区等问题。针对建议指出的薄弱环节,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法治建设”为引领,夯实社保管理根基
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及配套法规,明确参保责任、监管措施、法律责任等内容,为社保管理提供更坚实的法律支撑。建立社保政策动态评估机制,确保政策衔接有序、执行规范统一。加强与司法机关联动,严厉打击欺诈骗保等违法行为,形成“法律震慑制度约束”的长效治理格局。
(二)以“智慧社保”为支撑,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按照“全省一盘棋”要求,加快推进社保数字化转型,在全市订制一批集参保登记、缴费查询、待遇申领、政策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社保服务一体机。投放到经办机构、商场、银行、社区等人口密集区,通过人脸识别、电子签名等技术,实现业务全程在线办理,打通群众自主办理“最后一公里”,为参保群众提供就近自主便捷高效服务。
(三)以“精准扩面”为重点,织密社会保障网络
实施“社保扩面提质攻坚行动”,聚焦三大重点领域:一是抓“重点群体”,建立新业态劳动者、农民工、困难人员等清单,通过“政策找企、政策找人”方式,提升参保率;二是抓“小微企业”,联合税务、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社保政策进园区”活动,引导应保尽保;三是抓“断保续保”,通过短信提醒、入户走访等方式,帮助断保人员接续社保关系,防止“脱保断保”。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8月 日
(联系人:养老保险科 黄宗尧 2513519,13036624588)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市政府督查室,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