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00号建议办理情况(A)的函

发布日期: 2024-08-30 10:22:38

杜克云代表:

在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设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第100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基层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一)乡镇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根据省、市有关行政区划调整精神,原乡镇(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并入便民服务中心,由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统一管理,在便民服务中心设有专门的就业创业服务窗口,配备有专门工作人员,负责辖区内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同时,在农民工劳务输出5000人以上的乡镇建立农民工服务中心,在农民工劳务输出5000人以下的乡镇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加挂农民工服务中心牌子,均配备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乡镇区划调整后,全市200个乡镇(街道)全部都建立了农民工服务中心。目前,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从事就业创业工作人员与农民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基本采取合署办公的方式,统筹开展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二)行政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目前,各县区人社部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或开发公益性岗位的方式,每个村(社区)落实1名专(兼)职人员负责辖区内就业创业、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服务、社会保险等人社工作。

二、基层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体系基本形成。一是建立纵向服务体系。全市市、县、乡三级人社(农民工服务)部门共有558人从事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并向城乡社区和工业园区等基层延伸,形成了园区五级服务体系。二是建立横向协同体系。建立以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为主的就业工作领导机制,定期召开调度会,细化行业、项目主管部门岗位挖掘和就业促进责任。三是建立对外输出体系。抓住东西部协作等契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劳务集中地签订劳务协作协议38个,建立驻外农民工服务站34个。

(二)公共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建立。一是建成基础平台。全面应用四川省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V3.0和四川省农民工服务网,依托达州公共招聘网、达州人社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以及各地线下服务窗口,建成集数据采集、智能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基础平台。二是提升服务系统。实施社保卡系统升级改造,充分利用社保卡基础数据,链接政策、培训、创业、帮扶等就业服务,集成服务事项38项。三是完善数据库。整合汇聚多渠道、多平台招聘求职信息,充实完善求职人员信息库、企业用工需求库、就业政策法规库和就业智能对接平台三库一平台2023年发布20万余条岗位信息。

(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质效稳步提升。一是重点群体保障有力。实施百名优秀大学生创业帮扶、千名学子留达就业服务、万岗促就业惠民生计划百千万工程,推进农民工服务保障工程,2023年农民工转移就业167.6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75亿元。二是职业培训提质增效。市人社部门主动放权,推行管办分离模式,开展订单式高质量培训。2023年举办技能培训班次1045个、培训4.3万人次,培育达字号特色劳务品牌10个、川字号”2个。三是智慧就业高效便民。推进全程网办改造,着力构建城市10分钟农村半小时就业便民服务圈,建成公共就业服务、零工大本营等平台。2023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25万人。

三、关于乡镇(街道)农民工服务中心编制问题

2019年,按照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的《市县机构改革总体意见》百万人口大县的农业地区统一设置农民工服务机构有关精神和全市统一部署,鉴于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建设者和主要力量,以及达州作为劳务输出大市的大背景,为进一步缓和用工荒与就业难等突出矛盾,达州在市县乡三级均设立了农民工服务中心。乡镇(街道)设为所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农民工服务政策的贯彻执行,提供政策法律、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的咨询指导及维权求助的业务指导,回引农民工返乡创业,承担农民工信息建设、档案管理、其他服务等工作。

2020年,省市制定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机构设置和干部安置配套政策》,该配套政策明确规定:除中央有明确规定可在乡镇实行派驻体制的机构外,县级职能部门设立在乡镇的机构,原则上应下放乡镇实行属地管理。目前,仅自然资源、公检法司等按规定在乡镇设派驻(派出)机构。

在本轮机构改革中,根据中央批复的四川省机构改革方案,明确乡镇一级设立便民服务、农业综合服务等2-4个事业单位要求,市委编办将结合代表建议和各县(市、区)调研评估情况,指导各县(市、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优化农民工服务机构职责调整事宜,配合搭建好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工群众的根本利益,统筹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全。

四、关于乡镇(街道)农民工服务中心纳入专项财政预算问题

由于乡镇(街道)农民工服务中心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市财政部门将敦促地方财政部门切实履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积极协调争取项目和资金支付,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盘活现有项目、资金、土地等闲置资源,多措并举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设施建设。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大就业组织体系。以政府名义出台就业工作考核办法,明确教育、经信、商务等行业主管部门抓就业工作的具体任务,并强化绩效考核;建立就业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判就业工作形势、推进重点工作。二是理顺就业管理体制。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统筹研究县级农民工服务中心的管理体制和乡镇就业服务站点的人员配置问题。三是强化区域劳务协作。持续推进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劳务集中地区劳务协作,加快推进川渝公共就业服务一体化发展。

(二)紧扣产业发展强化就业服务。一是瞄准产业抓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围绕我市“3+ 3 +N”重点产业人才需求,引导驻达高校、职业院校及时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推行校企合作订单班冠名班补贴,大力培养我市产业发展对口人才。二是紧盯园区抓就业服务。强化“2+ 7”重点园区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发挥其作为就业服务产业企业的前沿阵地作用,加强就业惠企政策宣传、加强企业用工需求监测研判。三是着眼农民工回引。在我市农民工集中务工地区搭建回引平台,举办宣介活动,宣传好我市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讲清楚在本地务工的优势,帮助农民工算好亲情账、收入账引导在外熟练工回达就业。

(三)强化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一是争创国字号示范带动平台。加快步伐、高标准建设好万达开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引导市内有一定规模的人力资源公司入园办公,招引全国有影响力的人力资源公司入驻,加强运营管理,支持其争创国家级园区。二是建设零距离综合服务平台。支持各县(市、区)规划建设标准化人力资源市场,在较大乡镇(街道)建设零散工集散中心,建立县级国有劳务公司,乡级劳务专业合作社,培育村级劳务经纪人,把劳务服务延伸到村(社区)和农民工家庭,实现常态化线下招聘服务。三是升级智慧化数字信息平台。打造集数据采集、移动办公、信息发布、智能服务为一体的掌上办综合就业服务系统,为求职者提供线上精准配服务。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我市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87

联系人: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联系方式:0818-3319266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市人大社会委,市政府督查室,市委编办,市财政局。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30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ICP备案号:蜀ICP备2021005154号 联系电话:0818-332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