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51号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发布日期: 2017-05-22 23:53:24
市教育局:
  现将杜勇代表在市第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我市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的建议》(第051号议案)协办意见函告如下:
  一、及时出台政策,规范培训管理
  社区教育是一项提高全民素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综合工程,是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有效措施。为适应新形势下社区教育工作的需要,提高劳动者城市文明素质,根据《国务院关于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达州实际,我市先后出台《达州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对培训机构成立标准、培训业务组织实施、培训工作日常管理进行了严格规范。同进,对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引入竞争退出机制,做到申报标准化、变更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监督常态化,实现“入口严、关口紧、出口畅”,不断提升培训机构规范化管理水平,为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和城市文明素质、促进我市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二、扩大培训范围,完善培训内容
  在培训对象上,为提升各类劳动者城市文明素质,我市在培训对象上从原来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和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四类人员扩大到了贫困家庭子女、企业在职职工和技工院校预备技师班、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以及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同时,在本地城镇务工的跨地区(省份)外来农村劳动者纳入我市职业培训范围。在培训内容上,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指导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在帮助劳动者全面提高职业技能的基础上,要求各职业培训机构将就业形势、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反邪教、防毒等纳入培训教育内容,使其掌握公民道德规范和求职技巧,提高他们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三、加强培训监督,提升培训质量
  为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培训质量,我市建立了监督检查制度,奖优罚劣,引入竞争,畅通“出口”。对不接受年检或年检不合格的培训机构,取消办学资格。培训机构在机构名称、培养目标、培训层次、培训形式、培训条件、培训期限、收费标准、证书发放和就业方式等方面存在虚假信息和承诺,以及有其他违反职业培训活动行为的,人社部门都及时责令其予以纠正。拒不纠正且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限期整改。培训机构发布虚假招生简章或者招生广告,骗取钱财的;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情节严重的;非法颁发或者伪造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骗取办学许可证或者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办学许可证的等情形,取消其办学资格。 


                                                                                                           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7年4月28日
  (联系人:就业促进科-罗清云;电话:3322228、13183517688)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30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ICP备案号:蜀ICP备2021005154号 联系电话:0818-332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