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三届六次会议第105号提案的答复函(A)

发布日期: 2016-12-09 02:06:37
甘立权委员:
  您在市政协三届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我市建立创业创新热线服务中心的建议》(第105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把“双创”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市、县(区)两级分别成立了由政府主导,人社、科技部门牵头,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双创”工作联席会议机制,通过完善激励创业体制机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大力扶持就业创业,全市已呈现出创业环境不断改善、创业服务明显加强、创业愿望有效保护、创业活动显著增多、创业规模不断扩大的的良好局面。
  一、 创新创业政策更加完善
  为全面推进中央和省、市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的决策部署,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大力促进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实施意见、促进当前经济稳增长的十三条措施、达州市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见、达州市互联网+重点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通知、支持达商回乡发展的实施意见、培育企业创新主体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方案、关于放宽住所(经营场所)工商登记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意见、关于做好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工商注册工作的通知、关于大学生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等20多个规范性文件,改革完善了创新创业机制,破除了政策壁垒,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各县(市、区)也结合实际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使达州正在努力成为创新创业环境最优、活力最足的城市。
  二、创新创业服务更加优良
  一是加强创新创业指导。目前,市、县(区)共聘请政府工作人员、专家学者及创业成功人士100余人,组建成立了8个创业指导专家团队,为各类创业者开展创业项目开发评审、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政策咨询、融资服务、跟踪指导等一条龙服务。二是畅通创业融资渠道。为解决创业资金短缺的困难,市人行、市财政、市人社先后联合出台了《创业担保贷款业务操作办法》(达市人社〔2012〕87号)、《关于大学生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达市人社办发〔2015〕367号)等政策,各县(市、区)也分别建立了创业指导与创业担保贷款的联动机制,有的设立了形式多样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三是筹备建立12333服务热线。12333是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益服务电话,咨询服务内容涵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领域,包括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人事人才、维权维护等政策咨询,各类培训和用工信息、个人账户信息、考试录用信息、证书信息以及业务经办流程的查询。目前我市正在筹备建立12333服务热线,将开通“专家访谈”、“业务能手论坛”等,对就业创业信息咨询、职业推荐、创业培训、信息采集等群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解答,为广大群众提供24小时热线服务。
  三、创新创业环境更加宽松
  目前,全市共有科研机构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5家。已建成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6个,已产生效益1.8亿多元。如,玉竹麻业的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涵盖了中国工程院姚穆院士等8名国内多学科领域的知名院士、专家,为苎麻产业的高端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组建了科技成果网上交易平台,促成了省内外先进技术成果与我市产业发展需求有效对接,纵深推进我市技术和成果交易。仅2015年,我市成功举办了“达州市新材料及机械电子产业在线科技成果对接会”,实现技术对接66次,产生意向29次,展会吸引近万位访客在线观摩。引进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对创新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提供全方位服务。
  四、创新创业保障更加有力
  一是构建激励机制。近两年来,市财政划共拨付科技专项资金4235万元,实施科技项目174项。同时大幅度提高科技奖励标准,科技进步奖奖金总额提高到了70万元;设立了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每人每次奖励10万元;创新设立了创新产品奖和育成推广及引进推广动植物新品种奖,对获奖项目最高给予30万元的奖励;对首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奖励30万元;对首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创新产品认定的,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二是加强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今年3月,市科技局印发了《2016年达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设立了创新创业专项计划,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创新创业园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支持各县(市、区)与科研单位合作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加快建设一批星创天地、创新示范场地、创业实训基地等众创空间,发挥技术集成、成果孵化、辐射带动功能,促进现代农业、现代工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积极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扶持互联网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利用互联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科技创新能力。支持青年大学生、留学归国及各类科技创新人才利用科技成果或知识产权开展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促进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双创”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 系 人:就业促进科—何 泼;0818-3322228、13982819511。 


                                                                                                            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6年8月2日

  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督查室,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局。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30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ICP备案号:蜀ICP备2021005154号 联系电话:0818-332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