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 2020-10-12 18:24:46
       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全市人社系统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系列决策部署、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牢牢把握最大民生部门、经济发展重要助推部门职能定位,坚持在大局下谋划推进工作,凝心聚力促发展、惠民生、强短板,保稳定,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就业创业
       认真落实中央“六稳”决策部署,将“稳就业”作为首要工作目标,以就业创业促进经济发展,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面落实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市就业形势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2019年,全市年末城乡就业登记人员25.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2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52万人,比上年增加0.19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5万人,比上年减少0.0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41万人,比上年减少0.06万人。年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7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5%。
       2019年末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185.04万人,比2018年减少1.46万人。其中省内转移56.15万人,减少10.14万人;省外输出128.65万人,增加8.62万人;全年实现劳务收入291.63亿元,增加68.41亿元,增长30.64%。
       2019年,全省共实名登记2019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0.48万人,实现就业创业0.4535万人,占登记总数的94.47%。全年发放创业补贴0.0471亿元,促进0.0778万名大学生实现创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144个。全年有0.1235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招募42名“三支一扶”人员到农村基层服务。2016级民族地区“9+3”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100%。
       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全市现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28家,设立固定招聘场所43个,年服务16万人次,服务用人单位1.2万余家,举办现场招聘会85次,促进4.5万人实现就业和流动。
       新增创业担保贷款1.5226亿元,扶持自主创业人员0.1055万人,带动(吸纳)就业0.3165万人。全年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0.398万人,创办企业0.064万户,创造产值2.962亿元。
       全年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为2.74万城乡各类求职人员办理求职登记,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服务分别达3.32万人次、1.98万人次。
       全年争取中央财政就业专项资金2.2718亿元,省级财政就业专项资金0.4692亿元。
       二、社会保险
       全民参保计划有序实施,社会保障由“制度覆盖”到“人员覆盖”转变顺利实现,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9.9万人、30.47万人和14.9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87.18万人。
       (一)养老保险
       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配合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落实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稳步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连续15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截止2019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总人数已达397.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18万人。
       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总人数109.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37万人,其中,在职职工62.66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 47.25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3.09万人和1.29万人。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32.09亿元,比上年减少0.06亿元。其中征缴收入55.2亿元。全年基金总支出151.91亿元,比上年增加7.74亿元。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6.54亿元。
       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87.1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81万人。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4.28亿元,比上年增加0.3亿元。基金总支出12.07亿元,比上年增加0.59亿元,其中支付基础养老金11.14亿元,比上年增加0.62亿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23.09亿元。
      (二)失业保险
       大力实施稳岗返还政策,继续执行阶段性降费率政策,支持参保职工提高职业技能,稳妥推进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失业人员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含失地农民)14.9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6万人。全年共为 3902名城镇失业人员提供了失业保障,月人均领取失业金水平 1320元。有4862名失地无业农民被纳入失业保险范围并领取失业保险金。
       全年失业保险基金总收入0.99亿元,比上年减少0.58亿元,全年基金总支出0.78亿元,比上年减少0.61亿元,其中支付失业保险金0.32亿元,医疗补助金支出0.08亿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2.84亿元。
       (三)工伤保险
       贯彻落实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探索工伤预防工作,配合推进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及时调整工伤保险待遇。年末全市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0.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11万人;其中女性11.6万人,农民工11.15万人,高风险企业13.94万人。建筑业新开工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达90%。全年有0.8万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2.56亿元,比上年减少0.52亿元。其中征缴收入2.53亿元,减少0.52亿元。全年基金总支出 3.11亿元,比上年增加0.86亿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1.17亿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监管
       深化社保基金管理风险防控,积极防范化解社保基金支付风险,落实社保基金审计和问题整改工作,加强市本级社保经办内控。强化网络监督,清理异常信息数据1275条,整改联网指标4项,对网络报警数据进行分析核查,对核查属实的违规问题予以依法处理,收回基金62.45万元。强化举报案件查处、交办和督办,全年受理举报案件1件,立案查处1件,涉及基金27万。
       (五)社会保障卡
       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卡发行和应用。截至2019年底,全市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660万人,比上年增加237万人。全市共设立779个社会保障卡服务网点,建成230个现场制卡网点。全面实现省内和跨省异地就医、省内个人账户通过社会保障卡直接结算。实现社会保障卡在人社领域普遍应用以及全市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通过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发放。
       三、人才人事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落实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职称评聘工作,使职称制度改革落实落地;2019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高级职称1.5万人。稳步推进职称分类改革,指导行业主管部门修订完善评价标准。
       大力实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积极推荐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人选,目前全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家、省级专家服务基地3个。积极推荐符合条件人员评审高级职称资格,认真做好中级职称评审工作。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贯彻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开展专家人才培训工作,组织100名专家先后赴浙江大学和福建大学进行研修培训;做好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督促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截至2019年底,全市技能人才达到28.2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94万人。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705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76人。全年为1.68万名城乡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共有1.61万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1.58万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其中76人取得技师职业资格。全市共有技工院校1所,在校学生2074人,当年招收新生638人,毕业学生447人,就业率95%以上;另有民办职业培训机构84个,就业训练中心7个。组织开展“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行动”、“贫困家庭技能培训脱贫行动”等专项培训 3.1249万人。其中就业技能培训2.2094万人,品牌培训0.4759万人,创业培训0.4396万人。
       不断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考核招聘大批高层次人才和专业技术急需紧缺人才。“达州英才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187人,公开招聘事业单位人员2376人。
       表彰奖励与任免工作成效显著。全年统筹实施省、市、县表彰奖励项目29个,累计办理市政府人事任免干部110人次,牵头审核发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457枚。
       圆满完成人事考试工作。与公安、无线电管理等部门协调联动,严肃考风考纪,强化人事考试风险防控。全年组织人事考试19批(次),参考人数7万余人次。
       四、收入分配
      稳慎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收入分配格局更趋合理。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
      稳步推进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切实加强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研究制定并发布2019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基准线为7%,上线(预警线)为11%,下线为3%。组织开展2019年度企业薪酬调查,实现企业薪酬调查全市覆盖。2019年全市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650元,年平均上调幅度为6.1%;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17.4元,年平均上调幅度为6.5%。
       五、劳动关系与劳动者权益维护
       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密切关注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强日常动态监测,做好劳动关系领域风险防控,确保不发生影响全局的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全市基层调解组织网络进一步完善,调解仲裁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四川省劳动人事争议标准化仲裁院”3个。优化处理农民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办案流程,实现农民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全市调解仲裁机构受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案件461 件,涉及劳动者447人,涉及金额3433.26万元,结案438件,结案率95%。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899件,办结率100%。
       加大劳动监察和根治欠薪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总承包企业直发工资、实名制管理、工资保证金等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开展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活动,评出A级企业20户,B级企业20户。严厉打击“恶意欠薪”、“恶意讨薪”行为,将1家用人单位纳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并实行联合惩戒,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1件,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18件,对个别人员制造舆情以讨薪为名讨要工程款的行为依法进行了治安处罚。全年主动监察用人单位1450户,查办劳动保障监察案件178件(含协调处理135件),其中,欠薪案件1510件,为2029名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0.1810亿元,欠薪案件、涉及人数和金额分别同比下降53%、45%、43%。
       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治建设
       切实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全年共制发2件规范性文件。坚持公平公正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扎实做好行政应诉工作,切实加强机关内部层级监督,主动接受司法监督,坚决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妥善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为人社事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2019年办理行政复议案件7件,被复议案件数量减少2件,行政复议案件结案决定维持率100%。发生行政应诉案件25件,行政应诉案件结果判决维持率100%,2019年行政应诉案件数量与2018年同期相比减少8件。
       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清理优化行政审批事项,加强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治理,持续推进系统行风建设。278项政务事项全部纳入全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运行,90%以上公共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实现“马上办”65项,“就近办”29项,“一次办”237项。
       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深入推进服务平台标准化,建好人社服务阵地,科学设置平台位置,优化全市人社基层平台网点部署,完善平台标准化建设。全市建成乡镇(街道)标准化平台238个、社区标准化平台441个、“1+2”中心村2422个,下延乡镇(街道)服务事项40项、村(社区)服务事项20项,专(兼)职工作人员达3353名。推进社银深度合作,与银行合作建社银一体化平台,变银行网点为“社保大厅”,让银行柜台成“经办前台”。
       编制完成人社服务事项清单,开展“疏堵去痛解难”专项行动,深入推进综合柜员制,实现“达州人社事、最多跑一次”。部署自助一体机、便携式自助服务终端21台,服务超过12万人次。12333全市服务量达35.561万通,同比增长300%。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正式年报数,故有部分统计数据与在此之前公布的数据略有出入。
       2.本公报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着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30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ICP备案号:蜀ICP备2021005154号 联系电话:0818-332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