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咨询» 调查研究

对达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探析

发布时间: 2018-01-29 15:54:50   浏览量:

         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特别关注的重大民生。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实施,“双创”掀起一股新浪潮,高校毕业生成为了创业队伍的生力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意义深远。但是,受到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影响,就业创业形势存在着巨大压力和挑战,如何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难题成为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达州实际,深入调查了解2所高校的毕业生总数、家庭状况、就业意向、创业意愿等,探究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仅供参考。

一、达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就渐露端倪,近年来成为较大的社会问题,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从达州市的情况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呈现“二多二低三难”的显著特点。

“二多”:一是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四川文理学院和达州职业技术学院2018届毕业生总数达到6881人,比2017年应届毕业生总数增加185人、增长2.68%;到201711月底,达州籍应届毕业生到我市人才交流中心报到登记人数达到13000余人,比2016年新增1000人。二是离校未就业人数增多,从人才交流中心统计看,目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人数累计达到2963人,比上年新增640人。

“二低”:一是初次就业率较低,2017年报到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70.3%,远低于全国201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0.5%的平均水平(含毕业一年后的就业人数)。二是创业人数较少,从统计看,我市2所高校的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达85%以上,通过培训激发创业热情、培养创业意识。而2017年我市报到的1.3万名毕业生中成功创业大学生274人,仅占报到人数的2.1%,也低于全国2016届毕业生创业率2.9%的平均水平。“二低”特点也符合欠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难的实际情况。

“三难”:尽管我市各级部门通过完善就业创业培训、开展就业指导、实施项目开发、发放创业贷款、组织创业孵化、强化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和举办现场招聘会、人才推介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公招考试、千名硕博进达州行动,实施一村一大、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特岗教师计划等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措施,但仍然难以改变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不乐观的现状。一是用人单位进入难,落后地区高校毕业生还是把就业稳定性、可持续性放在选择岗位的首位,仅从每年机关事业单位公招情况分析,少则几十个人、甚至几百人竞争一个岗位。二是专业对口难,不少企业高薪聘请一技之长的技能技术人才,却一直招不到。机关事业单位公招不限专业的岗位,往往竞争人数较多。三是政策享受难,近几年来,人社、税务、财政等部门和就业服务机构不断加大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宣传力度,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仍然不知晓政策,特别是对吸纳就业激励、创业扶持、税费减免等政策知之更少。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难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在完成三至四年的学习生涯后,少部分人选择读研深造,更多的是选择离开校园寻找就业岗位。据调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主要存在以下因素。

(一)从就业角度分析。

一是经济发展大环境影响新增就业。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导致新增就业岗位减少或存在不确定性。企业转型升级,化解过剩产能也对现有就业岗位造成冲击,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劳动力需求进一步减弱,职工失业风险加大,稳定就业形势压力较大。尤其是像达州这样欠发达的四线城市,所能提供的契合大学生预期的就业岗位十分匮乏,供求比例严重失调。大学生由于没有合适的就业岗位,找工作往往会四处碰壁,最终导致这些高素质人才外流,人才支撑不足又严重影响我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市场适应性不强。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主动及时调整,往往依据自身师资条件等,专业设置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给结构失衡。同时,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近年来,我市就业服务进校园“双选会”招聘,很多用人单位在通过与学生面试中反映,高校部分专业课程设置无法与单位实际需求相适应,或者招聘到的相近专业技术人才作用发挥不了。尤其是在近年来很多高校连续扩招后,教师工作量加大,整天忙于应付事务性的工作,没有时间补充新知识,缺乏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就业观指导的专业教学和研究。

三是自身素质与期望不符,就业观陈旧。随着高校连年扩招,近些年毕业的大学生自身素质远远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部分毕业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但综合能力又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较差,缺乏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部分大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还存在种种缺陷。同时,大学生还存在就业观念陈旧的问题,不愿去老少边穷地区、企业一线、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只把目标锁定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外企上。择业期望值普遍偏高,不肯放下架子,缺乏脚踏实地从基层开始干起的精神。

(二)从创业角度分析。

当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时,一部分愿意留守家乡、外地务工回乡的大学生开始选择自己创业。但应该看到,选择自己创业的大学生相对于这个群体总量而言不但是凤毛麟角,而且在创业过程中会出现诸多问题。尽管相关政府部门不断投入资金、人力、政策等资源扶持大学生创业,但还是有很多创业的大学生认为在创业过程中,没有享受到这些资源和服务。根据调查,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3年后有超过半数的人退出创业,先创业后兴业的成功率甚至低于1%。从宏观政策分析,制约大学生创业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是扶持政策条块分割,时效性不够。当前,人社、财政、教育、共青团、工商等部门虽然出台了一些知识、技能、项目、资金、服务等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政策措施,开办创业教育与培训,建立了一批创业园区(孵化基地)。但各类政策的制定、资源的提供,往往从自身工作出发,存在一定的本位思想,制约了资源的综合效应。比如,各部门间支持创业提供的担保贷款没有互联互通;创业者申报贷款程序过于繁琐,等待时间较长;地方财政部门对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减弱。根据对已创业的大学生调查,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自己了解过相关优惠政策,但认为不是最便捷的途径,所以没有进行相应申请。

二是创业服务明显滞后,前置性不足。创业服务一般挂靠在就业服务机构,但该机构缺乏创业指导和服务的专业力量,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专门孵化器少之又少,仅有的少量孵化器也存在建设进度缓慢、规模较小、孵化能力弱等问题。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形成、创业项目产生、优惠申请、融资贷款、注册登记、法律法规等各项服务明显滞后。调查中,56%的大学生反映,虽然接受过一些创业培训,参加过创业大赛,但仍然不知道注册一家企业,需要什么步骤,要做哪些准备。当前,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服务工作,还没有大规模开展起来,或者效果不好学生参与度、互动性较低,没有更新大学生的创业观念,教会大学生如何化解创业风险、如何坚持创业等。

三是创业保障机制欠缺,包容性不够。在某种程度上,创业失败比就业无门后果更加严重,甚至可能倾家荡产。目前,我市对大学生创业主要是扶持和激励为主,缺乏相应风险保障机制,还未形成支持创业、容忍失败的环境和氛围,大学生创业失败后压力很大,从而影响创业激情。据调查,2017年有意愿创业的大学生为56%,而真正选择创业的只有不到3%90%以上的大学生担心创业失败后生存和发展问题。

三、新时代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这是新时代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基本遵循、价值取向。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存在着诸多难题,但也应该看到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产业结构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转型,也逐渐契合大学生就业创业层级结构等有利机遇。人社、教育部门和就业服务机构,要着力转变角色,进一步整合政府、高校、社会各界资源力量,因时制宜、因势利导、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成功率,促进全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一)完善统一的“一体化”就业创业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尽快出台《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建立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构建毕业生城乡就业创业“一体化”政策体系。以市政府名义组织召开全市就业创业工作联席会议,增强就业创业工作合力。进一步完善未就业毕业生离校前后实名信息衔接机制,坚持每年认定和扶持一批规模较大并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就业见习基地,为有见习需求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机会。认真落实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补助政策,鼓励见习单位留用参加见习的大学生,继续实施给予用人单位一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政策。

(二)健全统一的“联动式”促进就业机制。就业服务机构积极配合驻达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开展正确就业观、择业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毕业先就业、就业再择业、最后选择喜欢职业”的就业观。市、县两级人才交流机构上下协同,配合做好高校毕业生报到登记、学籍档案管理、职业介绍、创业服务和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实名制管理等,帮助达州籍高校毕业生回达后多渠道就业。依托公安部门户籍、社区居住地、通讯机构电话等信息,强化离校未就业大学生跟踪服务,实行“一对一”帮扶。会同教育、经信、工商、团委、工会等部门和驻达高校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双选会、劳务合作洽谈会,切实保障高校毕业生及时就业。积极与江苏、重庆、成都、新疆等地洽谈,签订人力资源服务和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加强深度合作,促进大学生毕业即就业。

(三)建立统一的“广覆盖”优质服务体系。整合高等院校、群团组织、市内外企业等资源,搭建就业创业信息服务综合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一是建立“互动式”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平台。设立统一的“120”人工电话政策咨询热线,对各部门所有就业创业政策进行搜集、整理、分类,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高质量的政策咨询服务。不断完善就业创业网站和微信公共账号、就业创业APP等与大学生互动性强的线上政策咨询渠道。二是建立“双向性”就业创业信息交流平台,以微信、微博、BBS等社区化平台为支撑,建立大学生线上就业创业社区。定期披露企业招聘、大学生创业信息,推动就业创业信息对称。以便求职的大学生或投资者充分了解情况、推进合作。设置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扶持科技型和商业模式创业企业。三是建立“活水型”创业项目培育平台。组建创业项目库,面向社会征集优质项目,结合市情注重征集天然气化工、电子核心基础部件、物流等产业配套项目。定期举办大学生创业项目交流活动,成立专门的机构和团队,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评估,并提供咨询服务,促进项目的完善和优化。四是建立“公益性”创业融资平台。探索设立“大学生创业公益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和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经费,作为“大学生创业公益基金”的原始投入和主要来源;吸引民间风险投资,参与社会化服务项目,作为“大学生创业公益基金”的后续投入和市场化来源;还可以向社会募集资金,作为“大学生创业公益基金”的补充来源,通过这三种渠道筹资,增加大学生创业融资的途径。

(四)打造统一的“联姻式”创业孵化平台。创业孵化是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提升能力、化解风险的有效手段。一是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区。建成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将大学生创业园或孵化基地纳入产业园统一建设,并充分吸纳大学生到园区创业或孵化,免收三年房屋租金,并给予适当的税费减免。二是建设校企创业孵化链。积极推动大学生创业与高校、企业联姻,打造市场化、品牌化的全产业链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平台。引导大学生创业企业与大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和合作伙伴,为大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组织多层次市内企业对接活动,通过企业间“以大带小”或“小小联合”,提高综合实力和创业成功率。依托高校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优势,促进高校与大学生创业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等方面的产学研合作。三是实行大学生“订单贷”。签订大学生创业企业与银行合作协议,定期举办银企对接会或座谈会,引导发挥银行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对有一定市场订单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实行“订单贷”。对具有优质同类科技型创业企业,给予贷款政策上的优惠。

(五)实行统一的“分担型”风险保障模式。针对大学生创业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积极探索风险分担机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保障。一是建立大学生创业社会保险补贴。凡在创业的大学生,按照属地管理和自愿的原则,统一纳入全市社会保险体系,并由财政给予一定社会保险补贴。二是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商业保险扶持。鼓励和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对大学生创业实施最低收益商业保险,即如果达不到最低收益,商业保险将予以赔付,使创业风险降低到可以预期、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探索联合投保模式,优化风险定价和损失分摊机制,扩大科技型大学生创业贷款履约保证保险覆盖面,引导大学生创业向轻资产、高科技方向发展。三是建立大学生再创业扶持政策。对创业失败者免费给予就业创业培训,并出台政策,鼓励创业失败者投入新一轮创业。同时,研究大学生创业的退出机制,对一些难以维持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可通过大企业购买或企业重组等多种方式,尽可能减少大学生创业失败的风险和成本。

(六)形成统一的“参与性”宣传工作格局。完善宣传机制,加强与传统、新兴媒体的互动交流,让媒体了解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和工作推进情况,及时宣传报道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经验和做法。挖掘典型事例,吸纳创业大学生主动配合宣传、积极参与宣传,大力培育和挖掘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案例,多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舆论氛围。每两年举办一次“巴渠杯”创业大赛,广泛组织大学生参与,推介创业项目,吸纳社会投资。参与建立表彰制度,政府设立对大学生创业典型表彰奖励办法,每两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评选表彰先进典型和事例,形成政府倡导、企业主导、社会支持的创业环境。

 (杨  翔、欧仕太、张宸铭、李青隆)